七零妇产圣手

一篇通讯稿结束之后,又是慷慨激昂的乐曲。 (61)

养生息,尽快恢复平稳安定的生活。

余秋领着苏嘉恒下火车。铁轨还在修复,他们只能在县城前头的一个临时小站下车来,然后从这里坐公交车往县城去。

因为是临时调度的车子,每天只有几班,他们得在原地等待公交车的到来。

然而这种等待对于苏嘉恒而言,根本不是事。他到过中国,他在南方地区接受过游击战训练,但北地,他还是头回来。

从踏上东北土地起,他就激动得浑身直打哆嗦。

他发誓,绝对不是冻的,虽然这儿的确冷得够呛。明明已经过了正月,听说大部分地方都入春了,但这儿的气温对于从小在热带地区长大的苏嘉恒而已仍然够呛。他裹着大皮袄子都觉得为什么天气能够这么冷。

然而正是这寒冷的天气让他激动。因为他看见男女老少正在热火朝天地劳动。天寒地冻,这些人手里头扛着钉耙锄头还有他不认识的农具,埋头在农田里头忙碌。

他们清理地震冒水喷砂淤积的农田,好尽快清理好土地,种下庄稼,确保这一年的丰收。

不远处,是一架架矮小的窝棚,那是防震棚。在房子重新建好之前,所有人都是在这样的简易防震棚中生活安住。

虽然省城跟鞍山的同志们都非常热情,留着他们过了热热闹闹的年,而且从来没有开口赶人走的意思。但是,他们灾区人民也要尽快投入生产建设。

这都过了正月,该地震的早就地震完了,就连天气都回暖了。他们找不到任何理由赖着不走,他们积极要求回家乡开始灾后重建。

虽然眼下地震的痕迹还是那么明显,但人人脸上都浮现着快活的笑容。因为劳动,他们的脸蛋红扑扑的,看上去精神极了。

苏嘉恒无比热爱这样的精神。这是在格命者在建设者脸上才能够看到的精神。

他知道马来西亚要比柬埔寨生活条件好很多。可是在柬埔寨的解放区,他却看到了以前自己生活的地方从来没有过的乐观与精神。

格命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?就是这样的笑脸。

苏嘉恒激动的不得了,他立刻就想脱下身上的大袄子,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中去。劳动创造了人民,劳动让人民实现了价值,劳动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事。

余秋赶紧拉住人:“你不要见异思迁,我们还有事情要做。”

临时车站的工作人员接到了电话,通知所有人往前头走。为了不跟积极恢复生产建设的拖拉机运输队抢路,公交车在前头150米的地方停靠。麻烦各位旅客同志前往那里坐车。

有人发出小声的抱怨,这不是在开玩笑吗?150米听上去不远,可是拎着箱子走也是要人命的。

苏嘉恒二话不说,立刻要上前帮忙。他来替旅客拎,坚决不能耽误了灾后重建生产。至于他自己的两个大箱子,就请余秋在原地看着吧,他一会儿过来重新拎。

苏嘉恒的国语带着闽南腔,旅客很快就辨认出来,下意识地问:“你是苔弯人?”

这个洋气的衣服跟大陆不太搭,而且最近来海城的苔弯人不少,面前的年轻人瞧着就像。

苏嘉恒简直要跳起来了,他怎么可能是苔弯人?他是格命者,绝对不是国民党反动派。他义正言辞地强调:“我是马来西亚华人,我不来自苔弯,我来自柬埔寨。”

结果那旅客立刻夺回自己的箱子,无论如何都不肯让苏嘉恒帮忙拎了。

他要脸呢,不想叫华侨留下坏印象。

这回地震,华侨可是捐了不少东西给灾区人民。亲不亲,打断骨头连着筋。一到关键时候,就能体现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感情了。

人家这么千里迢迢的过来,自己再叫人帮忙拎东西,简直就是不像话。

苏嘉恒还想坚持,结果却拗不过拎着箱子就跑的旅客,只能看着人家的背影,满脸茫然:“他这是怎么了?我又不是小偷,又不会偷他的箱子。”

余秋皮笑肉不笑,拎着自己的行李走:“人家突然间有力气了,不需要你帮忙。”

好歹有亲戚上门了,人家也要面子的。

两人沿着铁轨走,前头一群小孩子正在废墟边上玩耍。突然间,一个小家伙发现了一袋气球,他顿时高兴地分发给自己的同伴,大家伙儿一块儿吹气球。

还有人吹大了气球,直接扭着封闭口子,让气球随着风飘了起来。

旁边的小家伙们个个兴奋不已,都在比赛谁吹的气球最大。

苏嘉恒乐呵呵的:“看,这才是幸福的国度,幸福的人民。”

在幸福的国度里,天灾都不算什么。

他高兴地甩着两条膀子,也想跟着小孩子们一块儿吹气球。

余秋赶紧伸手拉住他,认真地强调:“我们做正经事才是真的。”

吹个屁的气球啊,小孩子不懂,你还不懂吗?那哪里是气球?分明是避孕套!

估计是卫生所之类的地方倒了,避孕套叫小崽子们掏了出来,就当成气球玩了。

童言无忌童心单纯,算了,大家就假装没看到吧。

小家伙们正玩得热闹,突然间跑过来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姑娘,大声扯着嗓子喊。

于是这群小家伙立刻一窝蜂地跑到了一处空地上。说是空地,那儿整整齐齐摆放着小板凳。前头还有位老师模样的人手上抓着书本。

最前面的歪脖子树挂着小黑板,上面写着《春天来了》。

小学生们跟着老师念:“春天来了,风轻轻地吹着,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。”

他们没有教室,因为房子还在修建当中。他们不能待在防震棚里,因为棚子当中光线太过于昏暗。于是天地就成了学校,原野是他们的课堂。

书声朗朗,孩童稚嫩的声音是这天地间最美妙的乐章。

苏嘉恒兴奋得难以自抑,这才是课堂,真正学习的地方,培养有文化有信仰的劳动者的地方。

他手忙脚乱地翻着照相机,他要给每一个人都拍下照片,因为他看到的每一幅画面都值得珍藏留念。

这是天地间最美好的事情,没有什么能够与之相比拟。

看看,幸福的劳动者,欢快的小学生,还有着明亮的太阳,从废墟中升起的希望。这是解放区才有的温暖,即使地处辽宁,他都觉得心中暖和和。

旁边的人已经晓得这是位华侨,估计他对国内的所有东西都新鲜。他们立刻高兴地帮忙指点,别看现在还是一片废墟,将来这儿绝对高楼大厦林立。

这一片,各个大队震塌了的房子都重建。建在一块儿,盖成楼房,家家户户都楼上楼下还有电灯,听说以后还会通电话。你看那边的坑,那就是大沼气池子,等到沼气出来了,家家户户都不愁柴火了。

前头那一片大工地,是在建设风热转化场,以后这一片地区的冬季供暖就靠这个转化场提供,不用再烧煤了。瞧瞧,人家国外说的公害,咱们不要,咱们就是漂漂亮亮的。

他们刚才经过的那一大片农田,以后会变成集体农场。大家伙儿都是农场里头的工人,开着拖拉机开着收割机上班,再也不用天天趴在地里头了。

还有这边,这边要建少年宫。跟城里头的娃娃一样,社员家的孩子也要去少年宫里头学习新知识。

……

一桩桩一样样,从当地人的嘴里头说出来,渐渐都是亮晶晶的希望。

苏嘉恒热血沸腾,感觉自己果然来对了地方。他也要投入到重建生产中去。不废不立,一片废墟中建立起崭新的城镇反而更方便。捅破屋顶才能打开窗户。

他转过头,双眼亮晶晶地看着余秋:“我也加入他们吧,我就从这里开始学习。”

余秋摇头,态度坚决:“不行,你先跟我去港口。”

从马来西亚运过来的援助物资是苏家牵头募集的,由另外一位做海运生意的华商免费运送。东西到了港口,得有人负责接收。再没有比苏嘉恒更加合适的接收人员了。

苏嘉恒十分抗拒,作为格命者,他不愿意插手商贾之事。金钱是万恶之源,会腐蚀人的灵魂,让人堕落。

多少格命前辈枪林弹雨不怕,反而倒在了糖衣炮弹之下。

余秋一句话就把他堵得死死的:“商贾之事如此丑陋,那请问你还不打不打算在海南办学校?”

苏嘉恒立刻认真地强调:“君子一诺,重如千金。男子汉大丈夫,说话当然算数。”

余秋点头,慢条斯理道:“那你告诉我,你打算从哪儿弄钱盖学校?”

苏嘉恒刚要不假思索,他家不缺钱,盖学校而已,家里人肯定是支持的。他家每年都给华文学校捐钱呢,大大小小好多奖状,一直都被安公珍藏着,说这是比什么奖章都闪亮的荣誉。

余秋却不给他开口的机会:“让我猜一猜,肯定是问家里头伸手讨钱对不对?那家里头的钱是不是商贾之事挣来的?既然如此,这钱你应当不能花呀。”

苏嘉恒说不过她,立刻表示自己会去募集。华人一向重视教育传统,而且东南亚的华人素来是团结一体的。大家心里头都清楚,当初下南洋闯荡基本属于迫不得已,受了很多苦楚。所以大家同根同枝,碰上有人有难,都愿意伸手帮一把。

看看,这回爷爷出面,光是在柔佛州就募集了一船的物资。后面还会有源源不断地物资送过来。

倘若是搞教育的话,大家肯定愿意慷慨解囊。

余秋点头,认真地强调:“请问掏钱的是不是大部分是商人?就是街头的小商贩,他们的职业类别也是商人。那他们挣的每一分钱是不是都充满了鲜血与恶臭?”

苏嘉恒说不出话来了,小商贩根本没有奴役剥削的对象。相反的,他们也是社会底层民众,受到上面的层层盘剥。

余秋正色道:“在实现公产主义社会之前,商贾之事永远不可能消失。没有买卖就实现不了物资流通,从而没有办法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。眼下取缔商业活动,实际上不仅仅是损害了社会建设,也是在阻止我们朝公产主义社会迈步。”

苏嘉恒满脸不自在,他出身于资本家家庭,感觉自己的骨子里头都流淌着剥削的血。他一想到自己成长过程中,究竟依靠了多少民脂民膏的供养,他就羞愧难当。

余秋摇头:“错,利润不是罪恶。倘若资本家的骨子里头流淌的都是恶臭的脓血,请问你要如何定义恩格斯?商业活动本身就必须得产生利润。倘若没有利润,作为商业生产者,他的劳动价值又从何体现?

马克思伟大,恩格斯也伟大。倘若没有他资助马克思一家人的生活,马克思也写不出《资本论》。那么我想问你,恩格斯哪儿来的钱资助马克思?他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工厂?他是不是也是个剥削者呢?倘若不剥削的话,他们要如何进行格命活动?”

苏嘉恒脸涨得通红,认真地强调:“恩格斯很痛苦的,他在被迫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。他是为了格命做出牺牲。”

余秋点头,也不反驳他的话,就顺着说下去:“那么苏嘉恒同志,我想告诉你,眼下格命也需要你做出同样的牺牲。我们没有充足的经费进行学校建设,所以你得想办法挣钱,这样才能够帮助国家进行建设。”

苏嘉恒的脸上流露出痛苦的表情。他内心进行着剧烈的思想斗争。他最不愿意沾上的就是铜臭。资本的每一分每一毫都浸泡着鲜血呀。

然而在余秋饱含鼓励的目光注视下,顽强的格命者还是为了自己奋斗的目标艰难地点了点头。

好吧,佛教说我不入地狱,谁入地狱。作为格命者,他不牺牲谁牺牲呢?

余秋欣慰地拍拍他的肩膀:“很好,朝着内心的目标坚持不断的前进前进再前进,我们就距离自己的人生理想越来越近了。”

苏嘉恒皱着眉头,让余秋保证:“等到学校盖好之后,我可以重新投入到劳动者的行业中吗?”

余秋认真地点头:“当然,到时候你要是管理学校的话肯定是最合适的人选。”

年轻人,你对职业有什么错觉呀?谁告诉你商业活动者就不是劳动者?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呀?除了贪污受贿,哪个挣钱不是头发都掉光了。贪污受贿也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呀,搞不好直接连头都掉了。

前方传来汽车的鸣笛声,大家伙儿全都精神起来,朝着远方看,准备迎接公交车的到来。

没想到停下来的是解放军的大吉普车。上头先是下来几位军人,然后两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缓缓踩下汽车。

余秋看着老妇人的脸,惊讶不已。王老太太跟老夫人什么时候来了?她们是来慰问的吗?

苏嘉恒不认识两位老人,疑惑的很:“她们是谁呀?”

余秋已经双眼放光,开始摸镜子整理头发。哎呀,今天早上下火车之前居然忘记洗脸了,该死的,眼角还有眼屎。

她一边忙着张罗形象,一边认真地强调:“国家副主席以及妇联主席。”

苏嘉恒兴奋起来:“你是说总理夫人?那是不是代表着我们能见到总理了?”

余秋斜了他一眼,年轻人,你想什么呢?谁规定妻子就一定得跟丈夫待在一起?妻子也有妻子的事业!

苏嘉恒满脸茫然:“那你干嘛要整理仪容?”

难道不是为了见总理吗?听说所有的女同志都会在总理面前面红耳赤的。她们争先恐后,就为了见总理一面。

余秋默默地收回小镜子:“我要见两位老夫人不行吗?”

开玩笑,女为悦己者容。没有男神也有女神在呀!
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
感谢在2019-12-13 09:07:03~2019-12-13 19:30: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
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希茜 2瓶;无意、tracy 1瓶;

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人生何处不相逢(捉虫)

王老先生当然没有来。王老太太同老夫人是为了灾后妇女儿童的工作再度进入灾区。

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相互搀扶着, 步伐缓慢而平稳地走到小学生的旁边。她们的衣着都十分简朴, 就连老夫人的棉布旗袍瞧着也不醒目。

然而她们什么都不做,只要站在那里, 人们就没办法忽略她们的存在。这就是气质与温度,与所有装饰品都无关的存在。

正在上课的老师情绪激动得不得了。她瞪大眼睛, 想要跟两位老夫人握手。手伸出去了, 老师才意识到自己手上全是粉笔灰。她赶紧胡乱在身上擦了擦, 羞愧的厉害。

然而王老太太已经握住了她的手, 完全不嫌弃粉笔灰,还夸奖道:“你辛苦了,我们都谢谢你。”

学校还没有建起来, 学习却永远不能中断。

那老师不知所措,整个人都不由自主地打起了哆嗦,慌乱地一个劲儿摇头:“我什么都没做。”

老夫人冲她微微点头, 倒没有同她在握手。因为紧张过度的小学老师一直抓着王老太太的手不松开。温和的老人也没有挣扎,就任凭老师始终握着。

小学生们好奇地看着两位老妇人, 就好像伸长了脖子看外头世界的雏鸟,一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, 感觉什么都新鲜。

老夫人摸摸靠她最近的孩子的脑袋,又试了试孩子的小手的体温,捏了捏孩子的袖子, 微微有些担忧:“冷不冷啊?衣服穿的太少了。”

那小家伙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:“不冷, 太阳可暖和了, 我身上暖融融的。”

他的小脸像是阳光下的向日葵, 满满绽放的笑容。

王老太太摸了摸他的头,立刻建议老师:“要是没太阳或者起风的话,就带孩子们进去。身体重要,不能冻坏了。在屋子里头,大家也可以背诵课文,继续学习。”

老师仍然在打哆嗦,拼命点头,也不知道她听进去没有。

两位老夫人又关心了孩子的吃饭跟住宿问题,再三强调一定要注意营养。光吃方便面也不行,得卧上了鸡蛋,里头加上蔬菜。要是实在没有绿叶蔬菜,加上菜干也好。

因为孩子的父母们都在集体劳动,所以他们的午饭由学校老师帮忙解决,也只好请老师多费心了。

解放军战士搬了筐子下来,那里头有鸡蛋咸鸭蛋,还有大白菜跟胡萝卜,旁边摆着好几条腊肉。

小家伙们看见筐子就开始激动,开始交头接耳议论中午吃好吃的。大白菜熬开了,里头放上肉片,可香了。跟着方便面一块儿,味道美得很。

老师这才反应过来还在上课呢,赶紧维持课堂纪律,带领大家继续朗读课文。老人们就在旁边看,脸上全是温和的笑。

小学生们愈发起劲,朗读课文的声音简直要传遍整个原野。

苏嘉恒更加激动。他双眼放光地盯着王老太太,几度试图想要过去跟人说两句话。

解放军战士当然不允许,始终张着手阻拦激动的人民群众。还是余秋看他的模样可怜,主动帮他背书:“这位是我表哥,马来西亚华侨,在柬埔寨打过仗,现在回国参加海城灾后重建。”

老夫人看见了余秋,朝解放军点点头。苏嘉恒这才如愿以偿,直接奔到了王老太太面前。他想表达自己对于总理的敬佩,他太崇拜总理了。

老夫人看着年轻人激动到连话都说不周全的样子,忍不住笑了。能够放下优渥的生活,去帮助受迫害受侵略的人,这也是一位勇敢的青年。

她伸手捉余秋的手,目光慈爱地落在余秋脸上:“晒黑了,你都没戴帽子吗?马来西亚的太阳还是很大的。”

余秋摇头:“还好吧,我基本上都在医院跟诊所里头,没怎么晒。”

主要是跟何东胜对比,她实在白的不行。况且她平常也不怎么爱照镜子,所以没感觉。

老夫人不赞同地摇头,还是要注意的。美好的仪容能够给人良好的印象,也会让自己身心愉悦。

老人的目光掠过苏嘉恒,轻声念叨:“你家里人原谅了?”

听说她外公坚持要带她回马来西亚,还将她母亲的坟迁走了。

余秋苦笑摇头:“没有什么原谅的。活人永远不可能代替死人原谅。”

怎么原谅呢?

听听现在老师带领学生念的课文:“我们的甘蔗蜜样甜,我们的生活苦黄连。夜夜昂首望北斗,想念救星主席。主席啊主席,苔弯人民想念您!日日念啊夜夜想,眼望大陆盼太阳。”

阶级斗争一直存在人们心间,即使这些孩子现在每天吃的方便面是苔弯方面捐赠的。

苔弯估计也差不多,苔弯的小朋友学的也是要解放大陆人民。

看,多有趣。其实是好事,最起码两边都认同对方是自己的家人,而不是彼此之间没有关系。

老夫人面上浮出了一个近乎于无奈的表情。统一是统一了,可是其中存在的隔阂恐怕要很久才能够消除。假如处理的不好的话,说不定还会越来越深。

她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苏嘉恒身上,似乎在询问,既然不原谅,那为什么还要让家里头的第3代跟着这位叛逆的外孙女儿一块来中国呢。而且听说,他们还募集了很多物资。

余秋轻轻地吁出口气:“其实从来没有什么原谅。到最后不过是算了。”

斯人已逝,活着的人还得继续生活。能怎么办?时间治愈不了伤痕,时间也冲淡不了痛苦,时间只能告诉人们,那就算了吧。实在太过于疲惫,实在计较不起。

人这一生当中,真正能够顺应本心生活的时间少的可怜。无论是谁,都得顺应社会规则,谁让人是社会性生物呢?

王老太太正在同苏嘉恒说话。年轻的华侨激动地嘴唇颤抖,不停点头。他的姑姑死在这片土地上,然而他义无反顾,还是对这儿充满了向往。人对于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永远无所畏惧。

前头传来嘈杂的脚步声,李大哥带着一队工作人员匆匆忙忙地过来迎接两位老夫人。

他一直在旁边的工地上忙碌,想要快点儿建好那个风—热转化场,好尽快投入使用。即使现在天气转暖,等到建好以后恐怕人民群众不需要供暖,但是风热也可以提供热水,满足大家的沐浴需求。

他从一大清早忙到现在,连水都没有来得及喝一口,压根不知道两位老人已经过来了。

王老太太立刻表示让他做自己的事情就好,她们不打扰正常的灾后重建工作。

因为风大,加上天气干燥,一直在各处工地上奔波的李大哥嘴唇都已经开裂,他立刻表示羞愧:“这怎么能说是打扰呢?这是在支援我们辽宁人民的灾后重建工作。假如这是打扰的话,我们所有人都欢迎这种打扰。”

他又过来跟老夫人握手,老夫人微微点头,冲他微笑。

看到余秋的时候,李大哥脸上的笑容加深了一些:“你也过来了?小何在不在?我正好想跟他好好谈谈,听听他的高见呢。”

“他不在,他回京中了。”余秋摇头然后抬眼看着李大哥,“我的拙见你想不想听一听?”

李大哥笑得眼睛都弯了:“你羞煞我也,你的都是真知灼见。你想说什么?我愿洗耳恭听。”

“我说的是那个。”余秋的眼睛示意小学生的方向。

那群小家伙正在欢快地跟着老师念诵课文:“主席啊主席,苔弯人民想念您!日日念啊夜夜想,眼望大陆盼太阳。”

因为知道来了客人,是好大的干部呢,所以孩子们愈发要积极表现自己。声音响彻云霄。那清脆的声响配着他们活泼的小脸蛋,是那么的让人侧目。

余秋声音轻轻的:“这种课文最好不要再上了吧。”

两边既然都已经谈妥了,这时候在提什么解放苔弯之类的话,很容易造成恐慌情绪。

最近来辽宁海城的苔弯人不少,他们有的是来学习地震预测技术,苔弯地处太平洋板块、菲律宾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边界地区,是地震频发地带。倘若能够成功预测地震,对于减少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有着巨大意义。

还有人纯粹就是为了灾后重建而来。海城地震的预测成功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。不少苔弯人是带着救灾物资过来并且投身入灾后重建工作的。

这是双方关系最融洽,对彼此都带着试探的善意的关键时刻。这个时候作为政府,最要做的是放大这种善意,而不是冷冰冰的将别人伸出来的手,直接推回头。

“我想这种课文已经不太合时宜。最好还是跳过去,实在不行的话,可以挑选一些强调民族和谐团结的文章来补充教学。”

余秋恳切地看着李大哥,“我知道教科书永远滞后,我也晓得现在灾后重建工作千头万绪,大家都非常辛苦。但教育乃百年大计,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教育,会影响他们的一生。而且人们对于小孩子的话反应更加强烈。”

因为孩子是希望啊,孩子是什么样的,20年以后社会就是怎样的。

余秋看着李大哥,声音轻轻的:“而且辽宁情况不一样,所有人都看着辽宁呢。”

海城大地震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,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人民都过来参观学习,试图积累地震预测的经验。都说外交无小事,况且红色中国对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人民来说都是个神秘的存在。

管窥蠡测,很可能他们在海城看到了什么,就会认为中国全是这样的。每一个点都容易被放大,每一个点都有人在小心翼翼的审阅。这是中国展示自己最好的名片时机,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疏忽大意。

况且,余秋看着李大哥的脸咽下了剩下的话。

况且李大哥身份特殊呀,谁都知道他跟主席的密切关系。他的一举一动都很容易被放大化,叫人理解成这是主席的意思。身处这个位置又是如此的身份,他不谨小慎微谁去谨小慎微。

李大哥立刻道歉:“我的工作没做到位,科教文卫一分钟都不能放松。我马上去安排,通知老师们开会,给他们印刷新的教学材料。”

老夫人在边上但笑不语。

王老太太微微点头:“这事儿不要耽误。天暖和了,来的人会越来越多。大家还是打起精神,将这段最辛苦的日子坚持下去。后面我们的生活也会春暖花开,随着春风,万物复苏。”

李大哥连连点头,立刻转头吩咐旁边的秘书马上去处理这件事,一分钟都不要耽搁。

王老太太冲他笑,又叮嘱道:“工作重要,身体也不能不当回事。你们熬夜就爱抽烟,我晓得的。少抽烟少喝酒,对身体好。你看,主席都把烟戒掉了,总理也不喝酒了。你年纪轻,应该更有意志力。要控制,照顾好自己的身体。我们这代人都老了,搞建设主要还看你们年轻人。”

李大哥立刻掏出了口袋里头的香烟,转身送给身旁的人:“给你了,我不抽了。”

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。

余秋看着苏嘉恒闪闪发亮的眼睛,赶紧帮忙引荐:“表哥,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李大哥。这趟辽宁成行,全凭李大哥费心思了。”

李大哥反应极快,虽然事先没有接到电报之类的通知。但光凭余秋简单的两句话,他就已经判断出苏嘉恒的身份。

他立刻伸长两条胳膊,往前紧走两步,紧紧握住了苏嘉恒的手,用力上下摇晃:“欢迎你,苏同志,欢迎你加入到我们的建设队伍中来。”

苏嘉恒被他这一声“同志”喊的心里头热乎乎的,他立刻大声表态:“我一定会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实践机会,全心全意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去。”

余秋笑容满面,直接功成身退:“李大哥,我表哥就拜托您帮忙了。我先带他去港口接了马来西亚过来的货,后面就麻烦您安排了。”

李大哥的目光落在了苏嘉恒的行李箱上,笑着抬起手:“还是先安置好住宿的地方,跟你的同志们见个面。然后我再安排车子送你去港口。”

余秋想了想,觉得这样也行。反正他们总归会碰面的。在说华侨干部当中有不少专业人士,说不定能够在物资接收以及发放方面提供更加专业的帮助。

李大哥朝旁边的工作人员吩咐了一句。不多时就有两个戴着雷锋帽的年轻人跟着工作人员从风—热转化厂的工地里头走出来,距离他们越来越近。

等两人大约距离余秋20米远的时候,即使他们戴着大帽子,余秋还是惊讶地瞪大了眼睛。

妈呀,人生何处不相逢,怎么又是两个熟人?

小川君跟凯瑟琳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?天啦!难道是小川君知道了北田武在红星公社开厂做生意的消息,要千里追杀,直接再切断了北田同志的小jj吗?

麻蛋,到时候要真的再切了,打死她都不给他再造jj了,累死个人。

凯瑟琳已经兴奋得张开了两条胳膊,朝余秋的方向飞奔而来,然后紧紧的拥抱了自己的医生。

“很高兴见到你。”热情奔放的美国大妞用蹩脚的中文直抒胸臆,然后又是叽里呱啦的英语。

她真没想到会在这儿碰见余秋,她真是太高兴了。

余秋心道,姐姐也没想到在这儿会遇见你呀。不过姐姐的情绪是懵逼。你怎么跑中国来了?你不知道你的花生过敏很危险吗?中国食物根本就不会标注出这些的,因为中国人很少花生过敏。

李大哥在旁边微笑:“我们都知道凯瑟琳同志的特殊之处,她吃东西另外起一个锅。我们吃大豆油,不吃花生油。”

余秋根本顾不上听,她现在真正懵逼的是凯瑟琳怎么跑过来了?而且还是跟着小川君一块儿。凯瑟琳不是已经跟小川君分手了吗?因为闹得一塌糊涂,所以当时他们没有随同北田武一块儿来中国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人气小说推荐More+

带着位面交易回七零
带着位面交易回七零
王书清前世一直在洁白的医院里躺到死,没想到一睁眼,就变成了一个拾破烂吃的小崽子。小崽子很饿很饿。叮!【名称烤糊的玉米来自神秘星看起来并不是很好吃,可用一朵小花交换】她将信将疑的采了一朵小发发。【名称苜蓿来自地球随处可见的小花,清新可人】【交易成功获得烤糊的玉米经验+1】雾草!自己在这个吃不饱的年代里,起码能保证自己不饿死了。
勤奋的萌拉
她谁都不爱
她谁都不爱
陈幺甩了前男友是因为他没钱;  陈幺跟了李总是因为他有钱;  陈幺进娱乐圈当然也是为了钱;  她又美又坏,只爱名利不讲良心,  然而只有靠近她的人才知道。  她是暗,亦是光。  注1、所有人都对她爱而不得;  2、本文架空且无原型;  3、谢绝人身及KY。
哀蓝
豪门天选之女
豪门天选之女
沈漫霓从出生起,就知道自己不是平凡girl。  她的名字饱含了父辈对她的期盼,漫霓谐音ney。  大型炫富综艺《千金》开播,参加的全是豪门千金,一位宝藏女孩脱颖而出。  *  亲爸是地产大鳄,亲妈是国宝级钢琴家,大哥是国民金主,二哥是三金影帝,小哥全网公认傻白甜,唯有继承家族企业一条路可走了。  而沈漫霓是沈家唯一的掌上明珠!被网友戏称为豪门天选之女。  *  网友咦,这位神仙颜值的帅气小哥哥是
盛世清歌
给你一个亿,回到我身边
给你一个亿,回到我身边
生子,破镜重圆,彼此初恋  夏黎初为了养家糊口再次进入娱乐圈,却没想在酒局上遇见了前男友,前男友好像很记仇,趁其不备把他堵在了厕所,夏黎初以为下一秒就要挨揍,毕竟曾经是自己甩了  结果万万没想到,前男友把他禁锢在怀里,冷着一张脸说给你一千万,你不许再去陪他们了  夏黎初?  前男友一千万不够?那五千万  夏黎初??  前男友你怎么那么贪?一个亿总行了吧  夏黎初???!!!  我不是,我没有,我
奶棠
霸道影帝的偏执宠爱[娱乐圈]
霸道影帝的偏执宠爱[娱乐圈]
前生季洛洛作天作地,终于得偿所愿设计了当红影帝,摆脱了网红的身份,从一个十八线花瓶女星一跃成了他楚羡的合法妻子。  她性格张扬肆意,美到极致,仗着自己的优点,一次又一次触及到他得底线。  .  楚羡红着双眼,凝视着她绝美的容颜,伏在她耳边喃喃低语  .  “你他妈还想怎么折磨我?是不是要了我的命你就安心了?”  .  季洛洛冷笑“不过是场交易,楚大影帝难不成当真了?”  .  后来她成了整个娱乐
小豆豆儿